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浅谈全球经济和电力需求的捆绑复苏

来源:慧聪电气网 时间:2010-04-21 【字号:

    金融危机转瞬即逝的锋芒已经掠过,阵痛之后,几乎所有国家的GDP总量正在呈现复苏之势。全球范围内工业萧条已经结束,短期内各国经济是否能回升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个问题诱惑和困扰着世人,目前金融市场各种交易指标的攀升,让困惑中的政治家和媒体看到了希望。从数据上看,生产、失业和投资这些反应经济运行状况的基本指标正在逐步“回暖”,但和2008年夏天危机爆发前夕相比差距依然遥远。 

    雷曼兄弟“倒下”后,人们不知不觉地已经在“寒冬”中煎熬了一年半。虽然金融危机的“严寒”刚过,但未来还要熬过相当长的“春寒”,经济才能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盛夏”。G20对抗危机的措施以及中国投入巨资刺激经济的力度,都避免了经济滑向更加凶险的深渊。人们已经厌倦了诸如哪些国家陷入深重的经济困境中这样的新闻,他们更关心的是:将他们拉出泥潭的世界经济“火车头”到底在哪?怎样才能加速经济复苏?

    在过去的60年中,美国一直在扮演这个“火车头”。每一次美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都意味着“火车头”的锅炉在增容,由此产生出的更大“功率”,使美国每次都轻易地将世界经济拉出了危机的泥潭。美国经济总量大约占了全球GDP的1/4,对于那些经济总量仅占全球GDP比例微不足道的小国而言,美国经济的复苏往往就意味着他们的经济也将迅速复苏。

    美国拉动全球经济的原理很简单: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增加,使得大规模工业生产开始被启动,原材料源源不断流入工业领域,商品也不断被交易和流通。需求和供应的力量被传导到所有美国进出口领域的贸易链条中。让美国的“胃口”变大,将会促使欧盟、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不断扩大生产。

    2009年~2010年美国的“火车头”作用是否依然奏效呢?根据目前所有现象来看,美国并没有发挥出“火车头”的功效。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这个“火车头”还能拉动其他国家驶出经济困境吗?

    中等规模的工业危机在美国有着简单的规律:最开始经济将持续下降11个月,每月平均降幅达到0.8%。随后的11个月里,经济才会调头向上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目前来看,本轮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连续18个月的下降,每月平均下降幅度高达0.9%(这一数字意味着经济剧烈的衰退),目前美国经济回升已持续了7个月(到3月初为止),平均增幅只达到0.8的水平。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的大部分贡献来自其国内5.7%的库存增长,这种以特殊静态结构支撑的经济增长,使得美国经济GDP的现实增长十分有限,由此可以看出“火车头”实际获得新增功率相当有限。

    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就真的能拉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吗?在原理上,这样的假设不能排除。如果美国对外进口的合同一旦签订还可以快速地追加订单量。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在增加,可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达到人们希望的程度。本因该增长的消费需求转移到了储蓄上,美国主妇已经将4%左右的家庭收入进行储蓄。总体上美国个人消费按季度水平下降了2%(按2005年价格水平计算),而且还没有恢复。美国房屋新建率和销售率依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能够反映房地产市场正面增长的消息依然有限。美国汽车消费市场依然处于紧缩的局面,之前市场需求下降了一半,虽然后期略有增长,但目前的销售水平依然低于2008年初水平的1/3。

    2009年第4季度美国总体的进口水平(按2005年美元汇率计算)只相当于8个季度前进口水平的87%,美国最近两季度进口水平的增长也仅仅徘徊在8.7%的低位。

    2010年美国国内工业生产按月度指标衡量的话依然很难称的上“复苏”。美国所扮演的“火车头”角色即便有拯救世界经济的雄心,但目前也只有“救己”的能力而已。

    引人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的大背景下,电力作为不可储存的能源,其需求水平直接反映了全球经济运行的状况。

    金融危机爆发前,电力需求的上升步伐总是比电力供应的步伐快。发达国家的新增电力需求总是来自于服务领域和居民用电(满足各种家用电器的需求),而发展中国家新增的电力需求总是来自于工业领域。相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建设显然很不到位,印度近年来在用电高峰期,其电力系统只能满足84%~86%需求的供应。在俄罗斯和其他一些东欧国家拒绝新增电力用户入网的事件也在攀升。

    本轮危机导致了一系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的大幅下降。危机使得工业领域的电力需求受到严重影响,如冶金、化工、石油化工、建筑、电气化运输等领域电力需求大幅下降。只有服务行业以及居民用电需求保持稳定。

    对于那些高度依赖工业生产进而出口的国家而言,危机使得国家电力需求大幅下跌。例如:中国超过75%的电力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危机爆发不久后的2009年初中国电力需求相较危机爆发前的最高纪录下降了20%。在众多工业领域中,冶金、化工和部分机械制造行业电力需求下降更加严重,但是在中国政府巨额的投资刺激下工业生产开始回升。特别是机械制造和建筑行业在短短几个月内不但回升到了危机前的产量水平,而且产量相较危机前也实现了增长。工业生产使得中国电力需求迅速回升,在2009年末电力需求比危机前最高水平增长了15%。

    世界范围电力需求的下降,使得很多国家对电力结构进行了调整。欧盟国家纷纷稳定了水电和核电的发电量,同时大力削减火电站生产能力,特别是燃烧煤的火电站受到更严格的控制。在国际天然气现货价格下降的背景下,英国和美国顺势大幅提高了国内天然气电站的电力生产能力。

    危机也导致了很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电力增容建设计划。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东欧国家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电力建设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参与)。作为发展中国家“领头羊”的中国和印度依然保持了电力建设的步伐,他们都纷纷主动扩展核电(中国目前将建设总装机功率为230亿瓦的核电站群)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中国近年来风能发电站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0亿瓦。中国电力能源另外的发展趋势就是电网建设,2009年中国在该领域投资了近566亿美元,其投资金额比新建发电站的投资高出12亿美元。中国大力投资电网建设,其动因不但是主动建设统一国家电网的需要,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各地房地产市场不断扩张的浪潮下,大批新建住宅和商业楼盘的供电需求,首当其冲的是北京、上海和广东省。

    由于经济危机和对未来电力需求评估的不确定性,俄罗斯一系列电站建设计划被迫延迟。原计划修建100座电力设施中,只有38处彻底完工。对俄罗斯国家电网的建设规划和投资也被搁置起来。

    总体而言,在2010年世界经济转暖的大背景下,全球电力需求将稳步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将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作者:佚名
摄影: